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治水荒 切忌病急亂投醫

今年春雨創下七十六年來的最低紀錄,而梅雨量銳減,以致全國陷入嚴重的水荒。因此水利專家紛紛建言蓋水庫,而李鴻源則在民視訪問時表示「台灣的農業用水所佔百分比偏高」,暗示要減少農業灌溉用水。

解決水荒有許多可能方案,按其後遺症由小而大排列,應是:一,將既有高達二二%的自來水漏水率徹底解決;二,合理調整水費,以價制量;三,貫徹河川與水庫上游管理,減少水文破壞與水庫淤積;四,調整產業政策,降低工業與民生用水需求。我把減少農業灌溉用水與建水庫當作萬萬不得已與萬不得已的後備方案,因為後遺症太大。

台灣的各領域的專家從來沒人去想一個真實的問題:根據牛津大學最新的研究,十年內全球石油供應量將僅達需求的一半,使得油價猛漲,而將今天用戶中的一半逼出市場。跨越太平洋的穀物運輸經濟效益最低,屬於會最早被迫退出市場的客戶群。如果穀物不再跨越太平洋,台灣每年消耗的八、九百萬公噸穀物中只有一百萬公噸的米是自產,其他穀物要從哪裡來?亞洲的糧食無法自足,大陸進口大豆與玉米的量分別佔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五。如果毫無節制地把灌溉用水撥給工業和民生用途,十年後我們吃什麼?

殷鑑不遠,二○○八年油價漲到每桶一二○美元時,玉米在美國上船每公斤五元,在台灣下船時每公斤十一元(運費六元),行政院因而被迫特許從大陸進口玉米。此外,全球氣候極端化導致全球主要農糧產地紛遭三十年來最大水、旱災,乃至於百年來最大降雨量和洪澇,以致於全球糧食儲存量從二○一○年五月的八二.四天急遽降到二○一一年二月的六十九天,低於安全存糧的七十天。今年上半年全球又是水旱災不斷,加上福島事件使日本農、漁業減產,全球距離第二次糧食危機已經近在咫尺。我們還要為了工業與民生用水的浪費而犧牲農業嗎?



過去十年的政策無視於農業價值,使得農學院紛紛改系名,率先離農,而年輕人也不願投入農業。因此,十年後我們最需要提高糧食自給率的時候,將找不到農民。那時候,我們吃什麼?如果倚賴從大陸進口,那將意味著台灣自主性的徹底消失,從此無須再談統獨。

文化大學的劉廣英教授在公視「有話好說」裡提醒觀眾,雨量銳減的主因之一是:台灣上空氣溫升高,引起微氣候變化,而使得降雨帶東移到花東外海。假如這是事實,蓋水庫將是牛頭不對驢嘴的錯誤方案,而應該針對氣溫升高與微氣候變化的原因找對策。無節制的高耗能產業與油電補助當然是促成氣溫升高的首要因素,但是國外文獻也指出:農田灌溉面積減少會導致地面與上空溫度上升。果如此,減少灌溉面積有機會將降雨帶進一步推向東移,以致降雨量進一步減少。這是我們要的後果嗎?這是水利與經濟專家要的後果嗎?

高油價對原物料缺乏的台灣將帶來極端嚴峻的衝擊:公共運輸體系薄弱的台灣,如何解決高油價下的運輸困境?能源缺乏的台灣,如何在高油價下避免四座核電廠變八座?油、電、糧齊漲的長期趨勢下,競爭力薄弱的產業如何轉型,失業與貧富差距問題如何解決?在一窩蜂的論文炒作下,這些攸關台灣存亡的議題都沒有人在研究。

此外,國內中壯年的學者專家研究領域過度侷促狹窄,因此政策建議與決策過程嚴重地眼光短淺,視野狹窄。五年五百億立意良善而禍害無窮,農業政策也是只顧今朝而不顧明日,而產業與能源政策更是無視於高油價即將帶來的嚴峻衝擊。這一群專家、學者既沒有跨領域的整合能力,也沒有跨時間的視野、思維。他們到底會把台灣帶向光明,還是萬劫不復的沉淪?

本文已刊載於    中國時報(2011-05-11)時論廣場, 標題「治水荒 病急亂投醫」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5110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