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從倫敦「暴動」說起

《台灣立報》〈怒火城中燒:個人責任 vs. 社會不公〉一文報導英國左、右翼對於「倫敦暴動」的看法與評論,其中引述英國記者 Richard Hall 的觀點:「這次發生搶劫及暴動的地點,正好是英格蘭排名前50窮困的地區」。此外,《立報》作者也引述英國 ICM 的民調:「有45%的民眾認為是『個人犯罪』、28%認為犯罪者『在家庭及社區裡未獲重視』、8%認為 是失業所致,僅有2%認為與經濟環境有關。」《立報》的作者接著評論說:「也就是說,大多數英國民眾並不認為社會虧待犯罪者。網路上甚至有人發起連署,要求取消提供福利給這些民眾,認為不該提供福利制度給這些閒散懶惰者,短短幾天就有10幾萬人連署。」

《立報》作者的這個解讀╱評論讓我嚇一跳。認為這些人的行為是「在家庭及社區裡未獲重視」、「失業所致」,或「與經濟環境有關」的意見,都是表達某種程度的同情(雖不必然同意或支持暴動),以及在某種程度上承認「社會虧待犯罪者」,不是嗎?

《立報》所引民調數據出自《衛報》原始報導的最後三段:45%的民眾認為暴動是「犯罪行為(criminality)」,老一輩和有錢人較容易持這個看法;28%認為暴動者「在家庭及社區裡未獲重視」,8%認為 是失業所致,2%認為與經濟環境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剩下的13%受訪者中有11%認為政府與警察應該為暴動負起責任:5%的人認為暴動是因為警察開槍射擊引起,4%指責政府,2%指責警察。

轉貼《立報》〈怒火城中燒:個人責任 vs. 社會不公〉

策劃、編譯/李威撰、謝雯伃(台灣立報)

   
        英國發生暴動至今已滿2週,相關議題的討論仍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民眾在部分議題上具有一定共識,如警政疏失漏洞應加以改善、相信科技能助長犯罪等;但在某些議題上卻爭論不休,如暴動的發生原因及責任歸屬問題。
        英國知名評論家歐爾(Deborah Orr),在《衛報》上將這場爭議描述為右派與自由派、新自由主義與自由主義、個人責任及制度缺失的交鋒。右派批評者強調治安的重要性,批評暴動者的個人犯罪行為及缺乏教養;但左傾的支持者認為,窮人應享有更多機會自由,犯罪不能單純簡化無個人道德瑕疵,而是與整體社會相關聯。

閱讀全文http://www.pots.com.tw/node/9255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無所有者的尊嚴與價值――追念鍾鐵民

鍾鐵民先生走了,結束了他和雙親困苦而動人的生命故事,也留給美濃後生和所有台灣人值得深思的典範――他們一起向我們訴說: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才華與成就,只要深情而盡心地對待自己、家人和鄉親,每一個人都可以迸放出令人動容的光輝與尊嚴。感動我們的不是他們三人的不凡,而是每一個台灣人都可以企及的平凡,和那不凡的用心與深情。我們尤其從鍾理和身上看見貧病交加的人如何善待自己的感情、理想和理念;從鍾平妹身上看見贏弱的女子如何枯槁自己以成全家人;從鍾鐵民身上我們看見佝僂的身軀如何能捍衛故鄉,抵抗國家暴力。

原本想為鐵民先生寫一篇追思文,但想起他總是會連帶地想起他父母的身影。鍾理和、鍾平妹和鍾鐵民像是命運與共的三位一體,每一個生命裡都清楚地映射著另外兩個生命的身影,每一個生命都加深另外兩個生命的苦難,也讓他們的生命更加地可貴而動人。


盡心盡己,生死有命

上次見到鐵民先生是六月底,他剛開過生平第二次脊椎手術,正揚在載我往鍾家的路上說:鐵民老師剛開過刀,用鈦合金支架把胸腔支開,但是還很難適應手術後的新生活,所以恐怕很難久坐。等我見到他,卻一如既往地開朗而有談興,一點都看不出有任何不適或不便。不到兩個月,傳出他不幸過世的消息,我才知道第二次的手術真的像正揚所傳述的那麼艱險和辛苦。

我不禁自問:鐵民先生面對生死的坦然,以及承受身體痛苦的能耐,究竟從何而來?那到底是怎樣的生命智慧?後來才從他的文章看見一點端倪。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看見看不見的廢墟:《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序言

「看見」從來都不是一件單純、容易的事。我們以為「看見」一個「物體」,事實上只看見我們想要看見的外表。

看得見的,看不見的
每張千元大鈔上都有獨一無二的央行編號,如果問妳:「它是由幾個英文字和幾個阿拉伯數字共同組成的?」妳會傻在那裡――它的影像一再映入妳的視網膜,但是大腦卻對它沒有任何印象,這叫做「視而不察」。人類只看到他想看的,所有的「看」都是主動、主觀的「發現」,沒有被動、客觀的「看見」。
        有一個喜歡街頭素描的小孩,看一眼街景後就可以在家裡「鉅細靡遺」地把它重新描繪出來。令人困惑的是:他實際上又有嚴重的自閉症,不但無法自理日常生活,連架起畫架都需要姊姊代勞。專家研究很久之後才解開迷團:人的腦部會對視覺的資訊自動進行過濾與篩選,但他的大腦因局部受損而欠缺該功能,所以才「鉅細靡遺」且「過目不忘」。
        除非生病,否則「看見」就是一種選擇、挖掘、發現的過程,而被看見的則是在特定角度與條件下浮現出來的事物外表。「看見」不僅涉及一個對象,也涉及我們「看」的方式。戴著有色眼鏡的人,很難覺察眼鏡的存在;要讓一個人覺察到他「看」事物時的意識型態,更是難上加難。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台灣――這個悲情的族群

        台灣人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那麼地悲情,那麼地期待出頭天,以致於有些人為了出頭而不則手段,有些人為了讓別人帶著出頭而飢不擇食?
        我小時候有些天真,也許現在把小時候的台灣給過度美化。但是,那時候我們看得起的人都得要有點人品,不是有錢、聰明或手臂粗就可以贏得街坊鄰居的尊敬。新竹最有名的李克承博士,不僅是新竹地區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醫生,而且對病人親切,寒冷季節一定發糧濟貧。長輩提起李克承博士,口氣一定加著親切和敬意。反之,仗勢欺人的,大家見面笑臉盈盈,背後卻指指點點;再怎麼有錢有勢,地位再高,只要是歷代賣台而繁榮的,長輩提起來都是滿臉的鄙夷。窮苦人家對別人的善意與敵意其實心裡很清楚。
        以前鄰家有個貌美女子,回家必是華服打扮;但是在這一群巴望孩子發財的窮苦人家裡,卻個個引以為戒,唯恐子女走入不正經的行業。那個時代,連流氓都有規矩:黑道對砍叫英雄,黑道欺負善良百姓叫「垃圾流氓」,是要被黑白兩道看不起的。
---------------------------------------------------------------------------------

        從小到大,台灣人活在貧苦、不如人的屈辱裡,渴望著有一天自己的下一代會脫離這種苦難與卑屈。中華少棒帶著我們的期待,讓我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成為這個地球上的公民;李遠哲的諾貝爾獎遠比以往所有華人的諾貝爾獎更讓台灣人激動――台灣人終於出頭天!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轉貼「您的可口可樂!馬承九教授」:消失中的儒者風範

您的可口可樂!馬承九教授
2011/08/17

馬承九談及最令他感動的事,是民國六十年代,台南鹽水一位種植苧麻的老農民,送給他一罐可口可樂的往事。三十幾年前的可口可樂,飄洋過海而來,相當昂貴,但是這位老農民,為了感念馬承九成功研發推廣麻類採纖機,並且提議由農會無償提供農民使用,使得農忙採收的季節,農民得以使用麻類採纖機,節省十倍人力。受惠的老農民,即使在溽暑時節,仍舊堅持帶著孫兒孫女,在太陽下等著向遠道而來視察的先生親自道謝。
大太陽下,八十幾歲的老農民,拄著柺杖,牽著孫兒孫女,蹣跚走到馬承九教授面前,恭敬地鞠躬,奉上一罐可口可樂:「您的可口可樂!教授!真多謝!」

那罐在太陽底下曬得溫熱的可口可樂,讓馬承九教授當場落下淚來。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才?

我最近常在演講中問聽眾一個問題:「如果請台灣最有錢的5%人口明天就帶著所有的財產離開台灣,十年後台灣會不會更好?」每次都聽到很大的聲音回答:「會!」這5%人口中有我們所喜歡而且需要的人,但也有太多惹人反感的人。中研院翁院長和連署《人才宣言》的人,也許該先聽一聽這宏亮的聲音,想一想兩個問題:「為何會有這樣的聲音?」「台灣需要的是怎樣的人才?」

台灣需要的,是想要跟95%人站在一起,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改善他們的生活的那種人才?還是想要站在他們頭上,予取予求,甚至剝削他們、壓榨他們的人才?

根據媒體 NOWnews 篇名「281萬元VS .9.9萬元 貧富差距達到28倍」的報導,98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所得最高的 5%平均年所得為382.2萬元,而最低的 5%則只有 5.1萬元,貧富差距76.8倍。這是不是說:台灣最聰明的5%人比最不聰明的5%人多了75.8倍的生產效率?還是說這裡頭有一部份人是靠合法的剝削與壓榨取得龐大的財富?

什麼叫「知識份子」――從中研院的《人才宣言》說起

中央研究院由院長翁啟惠邀集國內各界十八位重要人物一起發表了《人才宣言》,大意是說台灣對「高階」人力所定相關法令與規章過苛,不利於留住「高階」人才,希望政府放寬相關規定,以便強化國家競爭力。

誰是翁院長心裡的「高階」人才?《宣言》中說是:「合法居留外僑有49萬人左右,其中外籍勞工約40萬人,白領階級及技術人員僅約2萬人左右。」這裡頭有沒有清清楚楚的階級歧視?有沒有清清楚楚地對人權的踐踏?49萬外僑中僅有2萬是翁院長關心的?

那麼,在2,317萬台灣人之中,翁院長關心幾個?「頂尖學術人才」?各界最頂尖的4%?還是只關心領有美國綠卡的那些人?

這是一份充滿外交手腕的宣言:措辭含糊籠統,足以讓各種不同立場的人看不見自己反對的論點。問題是:宣言要的是什麼?就在宣言的最後一句:「我們若干政策建議方向,列於 http://www.sinica.edu.tw/forgov_advice.htm」。

接上這個連結,是對政府洋洋灑灑的六大政策建言:
""因應地球暖化之能源政策(摘要)(完整版)
""中央研究院學術競爭力分析暨台灣學術里程與科技前瞻計畫(簡要版)(完整版)
""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人口政策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因應新興感染性疾病政策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研教與公務分軌體制改革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意義是活的,它會隨著年齡而改變

        年輕的時候我以為人生的意義是耐久財,找到一個就可以用一輩子;年紀大了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消耗財,每一個人生階段和社會情境下都需要不一樣的人生意義。
        以托爾斯泰為例,他年輕時是法國思想家盧騷(Jean-Jacques Rousseau)的信徒,相信一切自然的都是善的。他研究各種學問以力求心智的「自我完」,鍛鍊身體以力求體魄的完美。他對人生充滿著嚮往與信心,絲毫沒有任何懷疑。
34歲結婚以後,他享受著屬於人世的幸福:家庭的財富與溫馨、文學的成就,以及各種的愉悅。但是在44歲到47歲的三年之間,他連續失去三個孩子和兩個姑媽,因而徹底懷疑起一切俗世的價值,覺得這一切都在死亡的必然性之前顯得徒勞。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他在50歲時被虛無感徹底吞噬,只想自殺。但是,為了怕孩子失去父親,他收起一切可以用來自殺的工具:獵槍、刀、繩索。
52歲以後他才覺悟到:「『生命是否有意義』並非一個理論上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如果你一直在做有意義的事,那麼你的生命就有意義;如果你一直在過罪惡且無意義的生活,你的生命就沒有意義。」

人生的意義誰知道?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也。」這句話經常被理解為:「如果可以知道人生的意義,那就可以死而無憾了。」因此,很多人在佛法、老莊、中國哲學裡想要尋找「人生的意義」。美國哲學界近年來也興起關於人生意義(meaning of life)的論證,想要用分析哲學的方法找出可以經得起客觀檢證的人生意義。[1] 這些活動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假設:人生的意義有客觀的判斷標準,如果我們自己不知道活著為的是什麼,只要問到那個已經知道答案的人,就可以從此有所皈依。   
        分析哲學的研究結果是生產出來的問題遠比可以被「客觀接受」的答案多,卻還是沒看到有人提出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真的有適用於每一個人的「客觀的」「人生的意義」嗎?
        對我而言,人生的意義雖然有其客觀上需要滿足的某些條件,但是我寧可說人生意義是個人基於主體經驗而有的「創作」,而非僅僅只是「客觀」的存在――它等待人去發現它的價值,等待人去確認自己對它的認同與情感上的聯繫。
        我們從別人的生命經驗裡只能得到「人生意義」的眾多候選項目,而無法直接拿來用。要使它成為我們「自己的」「人生意義」,還需要一段更長遠的加工過程 。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台灣能從非洲學到什麼

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是一本集體創作的書,描述25個非洲國家多樣的農業創新方法。這樣的一本書,如何能跟台灣的處境連結與對話?認真想想,十年後的台灣確實有許多需要向非洲學習的地方。不過,讓我們先重溫一段值得記憶的往事。
台灣在1960年派遣了第一個農耕隊前往非洲,輸出台灣傲人的農業技術,希望藉此保住聯合國的席位。據說在高峰的1978年時,台灣在19個非洲國家共派駐了633名人員,協助他們育種、灌溉與其他農耕技術。很多團員剛開始只為了多賺一些錢,後來卻認真賣力地為當地的發展而奉獻心力。因為成果斐然,很多團員都受到當地人的崇敬,有些甚至被邀請參與政府決策。許多非洲民眾對台灣農耕團的好感甚至一直延續至今。
那時候,我們帶去的是綠色革命的農業技術――仰賴化肥與灌溉,無法永續的高產能農業。50年後的今天,非洲依然乾旱、貧瘠,產量低而收入低,但她卻發展出許多台灣10年後將會需要的技術:以綠肥取代化肥的增產技術、以綠水部分取代藍水的節水農業,以有限耕地養活最多人口的各種創新方法。促成這個逆轉的因素至少有好幾個:台灣已經深陷於水資源不足的窘境,石油易漲難跌的局勢將逐漸推高化肥的價格,台灣的耕地持續流失,必須找出以有限土地養活最多人的策略。因此,我們也必須要找出節水,不仰賴化肥而可以永續的糧食生產體系,以便用有限的土地產出最多的糧食。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碩士班該學什麼?

校園天下有一篇文章「3個檢查點,避免地雷公司」,教剛出校園的人如何避免選錯第一個任職的公司。其實,選錯第一個工作根本不要緊,大不了半年、一年後蹺掉就可以。

但是,選錯指導教授就不一樣,通常不是隨便可以改的。因此,我覺得選指導教授比選第一個工作更重要。

什麼叫「選錯指導教授」?對於想在碩士畢業後就業的人而言,「選錯指導教授」主要是指:妳從他那裡學不到業界在意的能力,卻從那實驗室裡培養出企業界最討厭的態度。企業界在意什麼?討厭什麼?媒體做過很多年的調查,不需要靠自己亂猜。

Cheers 雜誌在2011年「企業最愛大學畢業生」調查這一篇文章裡指出:企業對新進員工最重視的前三大能力是「學習意願與可塑性」(67%)、「解決問題的能力」(48%)與「專業知識與技術」(34%)。而企業認為大學畢業生最待加強的能力是「穩定度與抗壓性」(67%),「解決問題的能力」(48%)與「專業知識與技術」(34%)。跟以往相似,「學習意願與可塑性」、「穩定度與抗壓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企業界最關心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排在很後面。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美國糧食價格直追 2008 年春天

一、美國農糧價高,顯示農地以瀕臨生產極限 
        美國普渡大學的三位農業經濟學家在2011年七月發表了 Farm Foundation 委託的研究報告[1],指出美國2011年糧食價格再度飆漲,其中玉米價格已經超過2008年的高峰,大豆與小麥價格接近2008年的價位,只有白米的價格持平,如圖一所示。而導致糧價飆漲的主要因素有五個:(1)生質燃料對玉米的需求持續上升,達到美國玉米總產量的27%,推動糧價上漲;(2)中國積極在建立主要穀物的自給自足,但是對大豆卻大幅仰賴進口,其中40%用做庫存,以便因應所得增加對肉食需求的急遽變化;(3)土地與水資源的利用已達極限,而前兩項額外需求已經大規模地排擠美國其他農作物的耕作面積,因而糧食市場更嚴重地欠缺調節供需彈性所需要的生產資源;(4)氣候極端化導致糧食欠收,使得糧食庫存降低到安全邊緣;(5)美元走軟與全球經濟局勢導致通貨膨脹。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台灣關鍵事實 Q&A:(5)關鍵事實的「關鍵」

就統計資料的 visualization 而言,Hans Rosling 如果不是最出色的,至少應該是最有名的。而他之所以出色,一部份原因是他願意花時間去構想活潑、有趣的呈現方式,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人口統計的專業背景,知道如何呈現統計資料的「意義(significance)」。

其實,我在訓練博、碩士生的過程中,最後一道程序就是「data presentation」。一個好的研究成果,如何只用有限的頁數和圖表去呈現一至兩年研究工作的結論?一本理工 學院的碩士論文通常可以有40~60頁,20~40張圖;但一篇學術期刊論文通常只能有20頁(A4,double space),2~4張圖。要把20~40張圖的資訊壓縮在2~4張圖裡,關鍵於「去蕪存菁」:選擇最佳的變數(X-axis variable, Y-axis variable and the size of circles),來突顯出所有數據整合起來最關鍵的意義。

譬如,在 Wealth & Health of Nations( income vs life expectancy) 這一張圖裡,核心意義是:「收入的改善會延長壽命」。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大學評鑑與大學的多元價值

      我反對所有以單一標準進行的大學學校評鑑與教師評鑑,首先是因為這將違背學術自由,其次是這將無可避免地違背大學必須保有的多元價值。基本上,保障了學術自由就可以間接保障大學的多元價值,但是保障大學的多元價值是為了跟保障學術自由不一樣的其他理由。
      沒有學術自由就沒有學術,沒有多元價值就沒有大學。甚至可以說,沒有多元價值就沒有教育,因此我也反對一切以單一標準進行的中小學教師評鑑。我可以大膽預言,要瓦解一個國家的基礎教育,最快的辦法就是以單一標準進行的中小學教師評鑑。
      人有多少種,學生就有多少種;有多少種學生,就需要多少種教師。以單一標準進行的中小學教師評鑑,將會是凌辱所有不合乎主流價值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