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值得期待的一本好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即將在台灣以中譯本問世,由天下雜誌出版,暫時譯名為《不公平的代價》,可能會在年底或明年初發行。
    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書,它深入淺出地談值得每一個人關心的事:政府可以做什麼來突破景氣的低迷、改善貧富差距以及政治上的不平等。史提格里茲用容易理解而又難以辯駁的方式告訴我們財團如何扭曲市場機制,以不公不義的方式斂財,終而造成市場效能的逐漸低落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他也告訴我們政府如何被財團把持,天真的經濟學家又如何枉顧理論與現實的差異去為財團辯護,捍衛各種不公不義的政策。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我們直觀上認為對的事,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也確實是對的,兩者並不牴觸。

    台灣有經濟學家在為各種不公不義的事辯護,捍衛。基本工資的爭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油、電、糧持續三漲而台灣薪資卻連年縮水的窘境下,中研院的研究顯示國內的自殺率、離婚率以及精神官能症罹患率都在持續上升。勞委會體恤生活艱困的勞工而擬議微幅調漲基本工資,卻被經濟學背景的政務委員管中閔以「調漲工資會擴大失業」為由而悍然反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亦因而辭職,勞工團體更因為擔心失業擴大而噤若寒蟬。
    其實,調漲基本工資時若能配套地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並且對失業勞工給予經濟補助、技能訓練和再就業的輔導,就有機會造成勞資雙贏的局面,而不需要有任何人受傷害。管中閔有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學養,卻只能恪守大一經濟學教科書的刻板教義,而不是靈活地運用各種財經手段的配套來突破困境,問題似乎不在於學養不足,而是無法突破僵化的意識形態。
    過去三十年來芝加哥學派與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論述當道,他們許諾我們:把一切經濟問題交給市場去決定,這個世界就會更繁榮;如果通過稅賦或任何政府手段去干預市場,就會造成社會總財富的縮水與失業的擴大。這些經濟學家也在我們腦袋裡植入了違背人道主義的新信仰:開放市場競爭,放心地讓弱勢產業倒閉,失業的員工會因而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不要同情窮人而用社會福利資助他們,那將會吃垮國家財政,債留子孫;「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同情窮人就是對自己殘忍。
    但是,「新自由主義」的許諾如今都落空了,而它對人類善良信念的破壞卻很難被修補起來。美國過去三十年來所得的增長悉數被 Top 10% 的人吃掉,其他 90% 的人所得甚至是負成長!而且,因為90% 的人所得負成長使他們無法擴大消費,也因而使得美國經濟因為需求不足而失去動能。對於美國 Top 10%(尤其是 top 1% 的人)而言,「新自由主義」兌現了許諾,他們活在天堂裡,遠比三十年前更快樂;對於其他90%的人而言,他們被騙了,活在地獄裡(所得減少或沒成長,但是失業率增加了)。
    台灣則在失業的恐懼下,任令資方剝削勞工和土地,為了特定產業的出口配額或關稅而犧牲其他產業的手段,只希望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犧牲可以換來後代的幸福。但是,過去三十年的犧牲,卻只換來愈來愈低迷的經濟與愈來愈高的失業率。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許多經濟學家都無法再否認一個事實:過去三、四十年來,這個世界在經濟學家的治理下愈來愈糟,最重要的原因是漠視真實世界和經濟學理論 (完全競爭的完美世界) 之間的差異。
    理論上,《國富論》裡那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將使利潤趨近於零,而每個人所分得的財富恰等於他對社會的貢獻。但是,現實世界裡的財團必然會想盡辦法扭曲市場,以便將其利潤極大化。他們的手段包括各種合法與非法的壟斷機制,以及官商勾結。史提格里茲說出了我們懷疑已久的事實:「社會菁英和銀行家能有那麼多的財富,似乎來自他們能夠且願意損人利己。」「雖然或許有根本的經濟力量在運作,政治卻塑造了市場,而且是將它塑造得犧牲其他人以圖利頂層。」「美國的不少分配不均,是市場扭曲的結果,不是針對創造新財富給與誘因,而是給人誘因從別人那裡取走財富。」
   要解決這個病根,史提格里茲開的藥方是:政府必須「設計各種政策(財稅和法令規定),使得私人誘因和社會報酬取得一致。」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選民與納稅人必須要有辦法充分監督政府與立法,才有辦法制止財團對市場的扭曲,而使現實世界裡的市場運作接近理論上的最高效率,
    史提格里茲他跟台灣的經濟學家極為不同。他原本主修物理學,後來為了要了解社會上財富分配不均的根本成因,所以才轉行唸經濟學。他一生的研究與論述都充滿對弱勢階層的關懷,以及人到主張與正義感,截然不同於台灣典型經濟評論近乎殘酷的冷漠,以及對弱勢族群的困境視若無睹。因此,盡管Paul SamuelsonRobert Solow都是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他卻完全不受芝加哥學派的影響,而成為對抗芝加哥學派最有力的經濟學家。
    長久以來,我一直期待有人可以告訴我台灣的經濟評論錯在哪裡。直覺上我覺得台灣的產業與經濟政策有問題,經驗告訴我受薪階級與台灣的土地都在被不公不義的體制壓榨,工程的專業素養讓我確知我們的財經與產業政策讓台灣的產業愈來愈沒有競爭力,簡直在等死。但是,所有報紙、雜誌與電視的經濟評論卻都在護衛著既有的財經與產業政策,使我不得不懷疑自己也許是錯的。
    但是,史提格里茲的這本書讓我了解:在資訊完全對稱、市場結構完整且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下,人的經濟行為會發揮最大效益;但是財團與政治上的各種代理人卻不停地利用政府權力在扭曲市場的機制,使得經濟活動的成果歸於極少數人,也導致市場的效率下降而風險加大。只有當公民能夠有效監督政府,要求政府糾正財團對市場機制的扭曲以及各種不公平競爭的手段之後,才有機會充分恢復完全自由市場的效率
    面對台灣各種不公不義的財經與產業政策,以及各種枉顧人道立場而為財團撐腰的經濟學論述,我希望台灣每一個人都可以抽出一些時間來讀史提格里茲這一本書,讓我們了解經濟學教科書跟真實世界的差距,也藉著這本書讓我們再度意氣凜然地對各種不公不義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