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導覽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台灣往何處去?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我們要發展哪一種產業」,而是「我們要有什麼樣的城市,什麼樣社會制度,什麼樣的生活內涵,成為什麼樣的人」。讓我再度如此發問的,是波蘭人,尤其是生活在Kraków(克拉克夫)的波蘭人。
       離開波蘭之前,我特地撥出一整天的時間,離開觀光區,在Kraków 常民生活的區域內步行五小時,想要淺嚐一般人生活在Kraków 可能會是怎樣的滋味。因為,從到達 Kraków 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強烈地感覺到:我喜歡這個城市的程度,遠超過台灣任何一座城市,甚至還超過我想得起來的西歐城市(包括巴黎)。
       學空間設計的人對這城市的主要感受可能是來自於她的空間所營造的氛圍:這是一個到處有綠地、流水、噴泉的城市,觀光客最常去的整個舊城區就是被一整座古木森森的公園圍繞起來的;舊城區內的交通設計是以行人為首要考量,輕軌電車環繞公園外行駛而不進入舊城區,且機動車輛在舊城區內的行駛和停車位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使得車流量極低,因此行人可以輕鬆地走在人行道上,幾乎完全感受不到汽車的干擾與壓迫。
       不過,更吸引我的卻是當地人的態度與神情:他們臉上那種溫婉、柔和而恬適的神情,和溫柔、細緻的臉部曲線,絕大多數年輕的男女都看起來溫柔、善良且和樂而不與人爭執、算計。
波蘭圍棋好手 Karina Szczepkowska-Horowska,滿臉聰明卻全無驕傲、盛氣凌人的氣勢
原出處:http://www.taizibao.com/info/201304/13/9192.html     
原出處:http://wildangle.net/?tag=girl&paged=2
        我到店裡看架上的東西,偶而眼光停留在女店員而直視著她的臉龐,她們會流露出略帶羞澀、靦腆的表情,但是眼睛仍舊坦然直視著你,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對人的信任與善意,沒有促銷的急躁、賺錢的機心,或者商業與情色社會裡的多餘念頭。在台灣,我不敢這樣看年輕女孩,怕被當作色情狂或「怪叔叔」。
       在 Kraków 的觀光區內,到處可以看到靦腆、溫柔而單純、善良的表情,不只女性如此,大部分 40 歲以下的男性也如此。他們靠觀光產業吃飯,卻沒有台灣觀光區內那種想盡辦法要你錢的口吻、姿態與表情;他們一再被外族統治,歷經共產極權,卻似乎不曾失去對人單純得善良與信任。我很好奇:37年(1952-1989)的社會主義和25年(1989-2014)的資本主義到底帶給 Kraków 人什麼樣的改變?
http://www.travel-study.pl/en/tour/8/folk-art-in-poland-and-slovakia-9-days
原出處:www.gettyimages.com
        為了要確認我的感覺非屬一廂情願的錯覺,我離開觀光區,進入號稱歐洲第二老的大學 Jagiellońian University,然後到 Wawel Hill後,沿著河岸走到 ul. Włóczków 這條馬路,進入社區,穿越 Krakowskie Błonia、Jordan Park,和 AG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kademia Górniczo-Hutnicza),進入 Kraków 區去亂逛。然後再從 ul. Królewska 回到 ul. Karmelicka,在 ul. Rajska 和 ul. Karmelicka 的街角上有一個麵包店兼營咖啡,可以在店裡吃。我就找到靠著 ul. Rajska 的窗口位置,邊吃午餐邊看行人。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位置:可以看到街道上車輛和行人的互動,可以凝視行人而不被他們發現。看了將近兩小時,我很確定:在這個沒有紅綠燈而只有斑馬線的街角上,車輛都會很有耐性地等待行人穿越,絕不做出讓行人有壓迫感的動作或按喇叭,而行人則都很放心地走著自己的路。店裡的服務生拿著傳單在接上發送,有人拿有人不拿,但你總是感受得到彼此的善意,而沒有急躁的兜售或厭惡的拒絕;大家的腳步不算悠緩,卻也絕不匆忙;這是個熱鬧的街頭,但沒有窘迫、擠壓、躁急的商業街氣氛。我相信我在舊城區的感覺不是錯覺:這是一個仍舊沒有被資本主義與商業氣息污染的地方,人跟人仍舊帶有純樸的善意,而不是只通過金錢交易來產生關係。
原出處:http://www.deviantart.com/art/Polish-Girl-10-181013124
       舊城區內有一大排專門做觀光客生意的電動汽車,我路過時有人來招攬生意:每個觀光地點約半小時,每人 150zl,租一輛車450zl。我還沒開口殺價,他自己先表情靦腆地殺價成「一輛車300zl」,好像開價太高說不過去似的。我開玩笑地說:「250zl」,他面有難色地說:「這樣的價錢我不敢作主,要問老闆,不過若是 280zl,我倒可以答應。」重要的不是殺價的過程,而是他臉上那種始終略帶靦腆的坦然,毫無揣測你底線的算計,精明的表情,或賊樣地打量著你口袋深度的眼睛。
       最強烈的一次感覺,是在最熱門觀光景點 Wawel Hill 的城堡下吃午餐時。這座餐廳位於 Wawel Hill 的正下方,早餐 49 zloty(波蘭幣,每一 zloty 約等於台幣十元,午餐 59 zloty。看餐廳所在位置與擺設,心裡就準備要被敲竹槓。等到早餐與午餐上來,豐盛的程度與料理的精緻程度都讓我們讚嘆「物超所值」,好似這家餐廳賺錢是想靠本事賺錢,賺得讓客人滿意而誇讚,賺得有尊嚴,而不是賺得讓客人像上了賊窩那樣地一肚子氣,賺得毫無尊嚴。
        用有尊嚴的方式賺錢,就是「有教養」;用沒有尊嚴的方式賺錢,就是「沒有教養」。這個簡單的事實好像已經被這世界遺忘。
        在美式資本主義的邏輯下:「賺得到的錢=合理利潤」,沒有人問你公不公平,有沒有尊嚴,合不合理;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只會問法律設計有沒有漏洞,而不會去質問鑽法律漏洞的人,更不會去質問市場機制是否合理。在這樣的世界裡,沒有人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只相信「賺得到必有其理由」。在美式資本主義洗禮下,全世界的觀光熱點,還有哪幾家商店會讓你真的覺得「物超所值」,而不是利用你的虛榮心狠狠敲你竹槓?而全球觀光熱點的餐廳外面座位上,那些衣著入時的男男女女中,又有多少人認真在吃東西,而不是要藉此炫耀他們高人一等的消費能力?
http://beautycontests.blogspot.tw/
       波蘭小姐 Paulina Krupińska(見左圖) Miss Universe 2013 形容過波蘭人:「In Poland, we wear our dignity like flowers in our hair, not by putting a gold toilet seat on our heads and acting superior.」我覺得可以用這話形容我在 Kraków 看到的大部分年輕波蘭人:他們想賺錢,但不會因為想賺錢而不要自己的尊嚴,更不願意為此失去尊嚴。
        波蘭人均 GDP 13,393美元,台灣人均 GDP 20,930美元;用購買力計算,波蘭人均 GDP 21,214美元,台灣人均 GDP 39,763美元,所得大概就是台灣的一半。但是,我們的城市規劃、空間品質、生活品質,人的價值與尊嚴卻都遠遠落在波蘭第二大城 Kraków 之後。
        過去25年來台灣的人均 GDP 從 7,558美元成長了 2.8倍,每小時的實質薪水可能沒有多大增長,而我們失去的卻可能更多。
        Kraków(克拉克夫)是波蘭在 1038-1569 年期間的首都,也是 1569-1596 年期間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首都,因此建築與歷史文物鼎盛。此外,二次大戰期間它較少被戰火波及,因此建築與文物保存完好,整座城都成為 UNESCO 的世界遺產。她的物價水準比台北、新竹低很多,所得水準也可能低於台北和新竹,但是空間品質、生活品質以及人的尊嚴卻遠遠高於台灣。
        我們缺的不是錢,而是對城市遠景與社會發展的想像及其卑劣、困窘、貧乏、沒格調。如果我們的觀念不改,就算再給台北和新竹三百年的時間去「發展」,讓台灣的GDP再加倍成長,我們大概也不會擁有 Kraków 城市空間的那種舒坦與盎然綠意,更難有 Kraków 居民的那種坦蕩、從容、恬適與溫柔而充滿善意的笑容;我們可能只會更加地疲憊,更加地斤斤計較「時間就是金錢」,更加地為了金錢而失去一切:包括我們的生活品質、空間的舒適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善意。
        兩任總統都在拼經濟,連民進黨都準備要改變兩岸政策來拼經濟,卻很少有人警覺到:我們的社會問題不在GDP,不在生產效率,而在於分配的方式、空間的規劃,生活的品質、人與人的對待,這些經濟系看不到的「社會發展」問題,才是我們真正該認真去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