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教改這個老話題

       偶然機會認識一個家長,他不相信台灣的學校教育,就讓女兒從小在家自學,由他跟女兒商量學習內容,並成功地引導她往中醫和中國文化發展。他靠著自己的學養和人脈,替女兒找到源源不絕的學習資源。而且因為整個學習過程都是量身訂做,所以學習過程沒有一點時間是浪費的,也徹底跟他看不慣的青少年文化隔離開來。前兩年聽說他女兒已經通過高中學歷檢定,古典文學與中國文化的涵養遠遠超乎許多頂尖大學的中文系畢業生,也已經拜過許多位著名的老中醫為師,醫術的底子也遠超過許多中醫系的學生。她即將考大學,以中醫系為唯一志願。
       我曾見過這女孩,跟她談過話,能相信上述傳言非屬虛構。而且,她彬彬有禮,氣質優雅,沒有當今小孩那種坐不住的浮躁和習染,很讓我喜歡。這個案例非常特殊,卻一直挑戰著我觀念中的「教育」,讓我不禁問自己:這種孩子有需要上學嗎?這是不是一種教育的最佳典範?還是說,這種教育也有不足處?
       如果說教育的主體是學生,這種學生能在佐藤學的教室裡學到什麼?幫助落後學生而有的成就感與快樂嗎?為什麼不是讓她在中醫的造詣上衣路遙遙領先別人,以便引領中醫的創新與突破來造福更多人?
       她為什麼要上學?學校要如何以她為主體來吸引她上學?還是說,她純粹只是老師用來協助落後學生的「工具」?
        成功的分組討論可以讓學習意願╱能力落後的學生趕上來(提升學習意願與學習成效),從而提高全班平均成績。只要家長不反對,這個教育目標不難達成。但是,這就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嗎?
        學校到底是為誰辦的?想要達成什麼樣的學習目標?每一種人都被設定相同的目標?還是每一種人各有各的目標?不同的人之間的不同目標該如何調和?
       即使要推動佐藤學,要不要把學生分成兩群,讓「資優生」可以往前衝,讓落後者另成一群?這樣兩組學生會不會都可以各得其所?
       老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也許,有人落後不是因為他「不行」,而是因為他被強迫要跟能力強的人一起學;只要把他分到另一班去跟程度相近的人一起學,就自然會有信心,有興趣?也許,有些人就是適合往不需用太多數學的方向發展,因此不需要學那麼多數學,也不該叫他學那麼多數學。誰說每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數學程度都要一樣高?誰說每一個學生都非得要學會三角恆等式不可?
        我沒有在暗示什麼或建議什麼,我只是想指出:這些都是教育的老問題,而且應該是迄今嚴重欠缺社會共識的問題。為什麼教改不是認認真真地把過去談過的問題談個徹底,把錯誤或不合適的教育目標放棄,把該堅持的教育目標拿出來認真檢視過去執行上的困難與瓶頸,再接再厲地設法突破瓶頸?
        為什麼教改變成教育部和雜誌的「年度主打商品」,年度流行趨勢?今年推建構式數學,明年推九年一貫,後年推佐藤學,三年後推可汗教室?
        九年一貫的教育理念是很多人認同的,教育目標訂得不清楚可以一年一年去釐清,教師不懂「敎能力、考能力」可以一年一年地改進;學校沒有讓老師跨領域統整的討論時間與討論空間,那就改制度和硬體設施。只有在過去累積的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去深化,教改才會有成效;即使插枝也要靠老榦,即使再怎麼新穎的教學法,也不可能完全不去管以前討論多年而解決不了的老問題。不能持之以恆的教改,豈不是像「飆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我過去每敎一門新課都要持續研發、改進五年以上才敎得較順手;連這種小事都要累積五年才有成效,每年推一種教改,是在搞噱頭,還是真的有心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