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70%的學生要去服務業,學校該敎什麼?

       台灣現在有70%的人在服務業工作(雖然這包括醫師、教師、會計師),我們是不是該針對這「絕大多數人」的需要來改變教育的內容?
       台灣已經從製造業為主的社會轉型為服務業為主的社會,很多在過去教育制度下「學習成就落後」的學生不是能力太差,而是因為學校沒有針對服務業設計的課程,所以他們在學期間看不見自己的能力所在,而誤以為自己一無是處。

       我們形容一個人的才幹時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容詞:聰明、精明、幹練、溫馨、熱情等等。而在今天這個成熟的社會裡,市場多元化,每一種人才都有展現天份的機會。研究的工作適合分析能力強的人,擅長發明的人則是創意能力強而不必然擅長數理化科目的分析能力,行銷人才要懂得人心和察言觀色,主管要擅長語言溝通與化解利益衝突,領導人才要對市場有敏銳嗅覺,而且擅長獎懲與利益分配。這些能力大部分都是既有考試考不出來,學校也沒在敎的。
       因此,這些人才要在既有的教育制度下被壓抑 16~18 年,看不到自己的長處,還要每學期被三次成績排名打擊信心,大學畢業前至少要被否定96次。這樣的教育制度、教育目標和教材內容該不該改?

一、是學生程度差?還是教育目標不合理?
      今天的職場非常多元,往服務業發展的人跟往製造業發展的人為什麼卻要學一樣多的數學?數學成績落後的學生是能力太差,還是教育目標訂得不合理?
       我是工學院教授,發表的論文格式是「預備定理、證明、定理、證明、附屬定理、證明」,因為用太多數學,博士生口試時被質疑:「你又不是數學系的,為什麼論文格式寫得像數學系的!」但是,我早已不記得三角恆等式!我有很多同事已經忘記所有的統計和機率。
       當你拼命想要搶救學生的數學時,會不會是你太無聊了?找出台灣前十名的首富,用國中數學考題考他們,猜猜看,有幾個人能考及格?
       日本有佐藤學,美國有 no child left behind。「No child left behind」的目標應該是每個人都適性發展,學習目標與成果都不一樣?還是每一個人的學習目標都一樣,同時逼著不需要學太多數學的人硬是學一大堆遲早要忘記的數學,還硬要數學能力強的學生去搶救數學能力差的學生?      
       台灣現在已經有70% 的人在服務業工作,未來也許還會增加到75%。我們是不是該針對這「絕大多數人」的需要來改變教育的內容?或者,至少先改變「成績單」與「學習評量制度」?

二、既有學習評量制度就已經是嚴重的傷害
      你試想想,對於那些天份在服務業的人而言, 我們沒有在教導他們需要的能力,甚至還用狹隘的「學習成效評量」和傳統的成績單來加害他們。他們從進小學到大學畢業為止,每年要被既有體制用成績硬分等級,並且從老師和家長的言語、神情、態度裡一再被當作「素質太差」、「學習落後」這樣地被糟蹋十六年。一個孩子經歷這樣的屈辱之後,還有幾個人能保得住自尊心和志氣?
        蘇武牧羊號稱堅忍十九年,終於盼得回歸漢朝,但是妻子早已改嫁,兒女了無音訊,連蘇武身邊的都早已撐不下去,紛紛投降、結婚、生子,只剩九個人隨著蘇武回國。句踐臥薪嚐膽,十二年後趁吳王夫差率兵黃池去會諸侯的時候乘虛襲擊吳國京都,大破吳師,而俘虜吳太子,逼夫差求和。如果當年要句踐持續忍辱十六年而看不到復國的機會,句踐恐怕老早就已經成了廢人。
        如果我們一時改不了教材,可不可以至少把成績單廢除或改良,變成多元的「學生多元能力評量」,並且拋棄空洞的「品學兼優」這種廢話,更加具體地指出「富有愛心,熱心誠懇,笑容燦爛,且具領袖氣質,是未來服務業不可多得的人才」?

三、老師懂不懂職場的變化?
       「老師應該要鼓勵學生多元發展」,這是一句從來沒去認真落實的廢話!尤其當老師和家長都對職場的多元化嚴重欠缺認識時,誰敢鼓勵學生多元發展?當老師和家長的觀念都還停留在「IQ與分析能力」掛帥 &「資電學院 + 園區產業」的古老觀念時,誰有能力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並以此建立信心?
       今天教育界的一大瓶頸是:社會上所需要的人才非常地多元,而許多老師卻都只知道一個行業:教書。而家長們往往也只了解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在這種現實條件下,老師和家長都只敢用成績去評量學生,而不知道除此之外還可以怎麼推測孩子的未來。每一個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前也只會知道自己的成績表現,而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其他種能力。
       如果我們不先認真去解決這個教育與社會的盲點,適性發展仍將不可能,教育仍將會繼續跟產業的需要脫節。
       產業有多少種?需要多少種人才?假如我們可以先讓老師、家長和學生知道這些問題較完整的答案,說不定今日很多的「問題學生」都可以當下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興致勃勃地朝自己有興趣且擅長的方向去發展。這會不會比佐藤學更有效地達到「no child left behind」?
        老師要懂那麼多種產業,或者各種產業所需要的不同人才特質,這有可能嗎?看要不要做!我們可以在教育學分的學習內容上加上「多元職場與多元能力的關係」,可以請輔導室安排各行業家長來輪流分享個人行業的特質和所需要的能力特質,也可以協助家長組成「多元職場與適性發展」共同學習班,讓那些願意幫孩子找另類發展途徑的家長有獲得充分資訊的機會。

四、服務業所需要的能力可以敎嗎?

       以體力、技能和技術為銷售重點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已經過時,在供應過剩且過度競爭下附加價值越來越低。真正的附加價值已經從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轉到「體驗經濟」去了(見下圖各產業的附加價值對照表,最左邊是農業,最右邊是體驗經濟

       在體驗經濟的時代裡,創意的關鍵已經從專利與技術創新轉到令人驚訝的「Wow!我也要一個!」的「創新體驗」。因此,「懂別人的心」、「比客人更早知道他要的是什麼樣的服務」比數理化的能力有更高的附加價值。
       在這趨勢下,未來想往服務業和體驗經濟發展的學生需要多少數理化知識?他們所需要的能力可以被教導或培養出來嗎?除了餐飲學校那些刻板的課程之外,我們可以在中小學階段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我至少可以想到「角色扮演」。以餐廳為例,老師先設計好課程活動與討論內容,要求學生去觀察餐廳裡面各種服務人員(經理、櫃檯、領班、服務人員、廚師)與客人(帶嬰兒的單親媽媽、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情侶,夫妻帶著滿臉不歡的青少年),觀察他們的舉止、互動與反應,猜測他們的心情與需要,想像他們較佳的互動模式,然後用「角色扮演」混合討論的方式,在課堂上師生一起「研究」各種人的需要有何不同?當他們共處於同一個空間而需要彼此矛盾、干擾時,如何利用空間布置或者將不同客人引導到不同區域來降低衝突?
        類似這樣的課,還可以邀請家長參與,組成「寒暑假觀察團」,去各種消費場所觀察,讀書,討論。
        只要你認真去研究 IDEO 的案例和 design thinking,我相信服務業與體驗經濟所需要的創意有很多是可以拿到學校來「學習」的(而其學習模式很可能是討論與互動為主,不再是傳統的「教導」)。 

附記:
      剛寫完一本給高中生和大學生的書,談生涯發展與職場的最新發展趨勢,書名「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預定在2015年初給聯經出版。我相信很多高中生和大學生讀完以後會對「適性發展」很有信心,因為現實上台灣社會已經為「適性發展」紮下很好的基礎。 我更期待國中老師和家長可以讀一讀,說不定會因此想開,開始培養孩子往服務業發展所需要的能力,而不需要再硬逼每一個孩子都去拼數理化。其實,當體驗經濟來臨時,連資電學院的教學內容都該改,或者至少該鼓勵學生在課外發展體驗經濟所需要的能力。這本書特別闢一個專章分析兩個 IDEO 的案例,想藉此突顯出體驗經濟時代所需要的跨領域與腦力激盪能力。